以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腾飞

社会进入了科技飞速发展时期,电脑、手机等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世外教师,我们要把信息技术这股“活水”,更好地引进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组织下,全体教师开展了为期两天半的针对性培训,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教师之间的互助,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4.1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

       学习诊断和教学改进


      本专题由罗盛毅副校长主讲。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并成为创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使用,这些都是工具,学生才是主体。所以还要将信息技术与学习分析教学改进相结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4月12日,罗盛毅副校长以“对学习的诊断”为起点,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困扰和教育策略等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诊断进行了阐明。

     云科技,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改进相结合是当下的发展趋势,但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变的。对于云技术在学习分析和教学改进以实践为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①从单一分析走向多元分析;

    ②从浅层分析走向深层分析;

    ③从学科分析走向协同分析;

    ④从应对式改进走向按需式改进;

    ⑤从教法改进走向学法改进。


     理论学习需要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是半功倍的效果,下午在罗盛毅副校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两个典型课例,根据课例中呈现的问题,罗盛毅副校长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教育经验,给出了更完善的教育改进方向。

学习与观摩

认真观摩视频并做笔记的“海狮”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13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

        学习方式变革



    本专题由谢嫦娥副校长主讲。

    “和着新时代的韵律起舞”是谢嫦娥副校长对这一专题的总括。在极简人类史的大历史观下,把人类发展历程概括为“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三个阶段,通过对着三个历史的归类,时代印记也被勾勒的更加清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课堂,翻转课堂等一一出现,教育教学方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变化。

      4月13日,谢嫦娥副校长针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这一专题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学习方式变革的指导思想、学习方式变革中出现的好做法等方面与“海狮们”进行了分享:

      一、重要性:谢嫦娥副校长指出,要适应未来社会,学生需要具有学会思考与学会学习的素养,文化融合与互动表达的素养,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素养,多种环境或模式下的识读素养,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素养,创造与创业素养,积极生活适应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素养等,并且要具有一些关键能力,如协同解决问题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全球视野、包容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等。这些素养和能力与我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为了促进学生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因此,在学科的学习上在学科学习上要重点突出主动学习、协同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二、指导思想:谢嫦娥副校长指出,今天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更加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在做事中学会做事,成为能够适应未来复杂挑战的人才。谢嫦娥副校长强调,“用以致学”就要做到“深度学习——超越浅层理解”;“跨学科学习——弥合学科界限”;“牵手生活——利用社会资源”。

      三、有益尝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的学习方式变革也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尝试。

      谢嫦娥副校长带领“海狮们”先后学习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单元整体教学中如何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撬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程”、“数学实验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尤其在“西湖断桥—雷峰塔最佳出行方式设计的实证研究”中,同学们利用网络信息工具进行数据共享,通过团队互助合作完成了“通畅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景观性”五个维度俱备的“最佳路线评价模型”,并通过“确定权系数法”最终实验得出共享电动车为最佳出行工具的案例给“海狮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学习方式,超越学科界限联结各种学习,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将各个学科中学到的内容整合起来,通过跨领域探究和批判性思维实现跨域情境的学习迁移。这是深度学习的要义,是项目学习的要义,也是探究学习的追求。

      通过学习,“海狮们”认识到好的学习方式应该具备五要素:学习者核心能力和素养发展;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认知和能力的同步进阶;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保护和激发求知欲、创新力,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


     最后,谢嫦娥副校长针对课堂中经常用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存在的弊端给大家分享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案例。

    “遇到学生不交流怎么办?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如何避免小组合作中两极分化现象?”根据这些问题,谢嫦娥副校长结合视频课例分别给予详尽的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是小组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要素。谢嫦娥副校长指出,教师适时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当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当学生面面相觑、全组人都低头不语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当学生思路不清或漏洞百出时,教师要及时呈现清晰的解题思路。

观看课例视频



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的案例探讨

      4月14日,经过两天的理论学习和深层次的学习,学校组织了针对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的案例探讨活动,活动由各学部为活动小组,从信息技术如何切入教学、如何优化学科教学、优化途径有哪些、所需时间、对教师专业的挑战、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设计意图、取得效果、需要注意事项等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享。

本次活动由初中部 林声平老师主持

小学部积极讨论

 小学部积极讨论 

小学部章田婷、唐潇云两位老师为代表,以两个小学部英语组和语文组自己制作的课件为点进行分享,课件中将直观展示和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生动实例。


滑动查看更多


初中部积极讨论

初中部吴春意老师为小组代表,以两个教学视频为案例,对信息技术如何快速,贴切的切入教学进行了总结,要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和图片,运用现代技术转化为更直观的动画音频等。


滑动查看更多

 高中部积极讨论 

高中部肖潇老师以优秀教学视频为研讨案例,对视频中老师将现代技术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亮点进行了总结,也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几个注意事项。


滑动查看更多

分享心得

经过学部讨论总结,各学部都由一位代表为大家分享各自学部的讨论结果,以供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教育改革要获得成功,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条件之上,我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也是如此。其一,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真正立足于教育的育人功能;其二,必须要将先进的理念根植于教育的实践,必须要接“地气”,有一套可操作的规范体系,以保障改革理念的切实可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学校招生电话:

     0898-65923456

幼儿园招生电话:

     0898-65773779

学校官网:

     https://hk.shwfl.edu.cn/


    图文:谷豫斌

    编辑:谷豫斌

    审核:孙妍